夫喉痛,面赤身热,似是阳症,又见目瞑舌冷,却是阴盛隔阳于外之征。余曰∶肾者胃之关也,胃热下传于肾,则关门大开,心之阳火得以直降于肾,心火灼肾,躁不能濡,余用犀角、黄连对治其下降之治气嗽经久,将成肺痿,乍寒乍热,唾涕稠粘,喘息气上,唇口焦干;亦有唾血者,渐觉瘦悴,小便赤少,色败毛耸,此亦成蒸;及久嗽成肺痈,唾悉成脓,出无多少。
许叔微曰∶仲景一百一十三方,桂枝独冠其首,今人全不用,何也。是证黄建中汤亦可主用,见伤寒门。
太无此方,但用理脾之剂,而解瘴毒之妙自在其中,使非深得经旨,不能主此方也。参补气而固卫,当归养血而调荣,生姜辛温,引气药入气分而生新血,羊肉甘热,用气血之属以补虚劳,热退而汗收矣。
此之谓有制之兵也。是方也,以桂、附之辛热而治湿,犹之潦了之地,得太阳曝之,不终朝而湿去,亦治湿之一道也。
本方加羌活、防风,名柴胡羌活汤,治温疫少阳证。然肝木为生火之本,而诸脏之火不无相扇,诸药虽因芦荟、麝香之引而入肝,然其性各有所属,则能兼五火而治之矣。
又曰∶五味入口,咸入肾,腐入肾,秽入肾,乃浊阴归地之意也。大旱物不生,火偏盛也;大涝物亦不生,水偏盛也。